本报今天在一版头条位置推出的长篇通讯《不拘一格降人才》,读来令人十分振奋。
可以说,这是近期关于北京大学人事改革的最新、最权威的报道,也是近期本报有关教育事业的一个重点报道。我们把它郑重地推荐给广大读者。
北京大学的改革,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力度最大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之一,也是世纪之交整个高教战线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一个缩影。
邓小平同志曾反复强调,事情成败的关键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北大的改革,集中到一点,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它生动而具体地体现了小平同志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一贯思想。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人才。正是对这一点的深刻认识和深切感受,北大党政领导才能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坚持五湖四海,广纳拔尖人才,打破平均主义,鼓励一马当先。“扬长补短、扬长避短、扬长护短”——北大党委书记任彦申教授这段精彩论述,道出了北大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使用人才的气魄和胆识。业已创造百年辉煌的北大,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着眼一流,以人为本,大胆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在,该校师资队伍中云集了800名年轻的博士,这800“壮士”,是北大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宝贵财富。北大一方面积极创造物质条件,一方面着力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以使所有人才都能在创造力高峰期最大限度地充分施展才能和发挥作用。无疑,北大为全国高校带了一个好头。
十分可喜的是,岁末年初,不时有高校为专家教授增加津贴、提高待遇的消息传来,知识升值、人才升值,一时在全社会传为佳话。我们称赞并宣扬知识升值、人才升值,因为这是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一个必然现象,也是中华民族在新世纪腾飞的希望所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键是要落实。在这里,我们真诚希望广大高校和有关单位都来向北大学习,借鉴北大的经验,扎扎实实地为人才成长办好事、办实事,不要盲目攀比,更不要刮风,真正把培养和使用人才这件关系民族未来兴衰的大事抓得很紧很紧,抓出成效来。